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统计信息

河池市场活跃度阶段性承压 1—5月限上批零住餐业“两回升两回落”

2025-06-17 15:35     来源:河池市统计局     作者:王银俪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今年以来,河池市聚焦扩内需、促消费,挖掘地方特色,抓住节假日消费旺季,消费潜力持续释放。1—5月,全市限上批零住餐业保持平稳运行,但居民消费意愿与市场活跃度阶段性承压,批零住餐业呈“两回升两回落”态势,需持续加大促消费力度,挖掘消费潜力。

一、运行基本情况

1—5月,全市批零住餐业增速分别为30.3%、4.9%、-0.7%、4.8%,分别比1—4月提高3.3、回落1.6、降幅收窄1.2、回落0.1个百分点。

(一)重点行业支撑作用明显,限上批发业连续两月回升

今年以来,全市限上批发业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态势,尤其在1—3月增速低点(17.7%)后连续两个月提升,批发业发展形势向好。1—5月,全市限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0.3%,分别比1—3月、1—4月提高12.6、3.3个百分点。从商品类值看,主要得益于金属材料类商品拉动。1—5月,金属材料类商品销售额占限上批发业的比重为46.2%,同比增长56.0%,拉动限上批发业增长21.6个百分点,拉动力分别比1—3月、1—4月提高9.4、3.8个百分点。从地区看,所有地区均实现正增长,其中,1个地区实现一位数增长,8个地区实现两位数增长,2个地区实现三位数增长。从企业看,重点企业不断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销售渠道逐步扩展、业务量逐步扩大,有效带动全市限上批发业的发展。中成国际、巴马广瑞、产投天和、中国石油、金益商贸、巴马国投、万仓投资等7家企业合计拉动限上批发业增长33.5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10.5%。

(二)零售行业消费相对不足,限上零售业连续两月回落

1—5月,全市限上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4.9%,分别比1—3月、1—4月回落4.9、1.6个百分点。从商品类值看,主要是粮油食品类、新能源汽车、通讯器材类同比分别增长17.0%、30.4%、35.5%,合计拉动限上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9.4个百分点。受上年基数增大、一季度入账较多等因素影响,书报杂志类、粮油食品类增速放缓,合计拉动力分别比1—3月、1—4月减弱3.3、1.3个百分点。

(三)来河旅游人数增加,限上住宿业逐步回升

全市限上住宿业营业额由年初1—2月的-6.4%逐步收窄至1—5月的-0.7%。主要得益于今年以来全市各地区举办精彩纷呈的文体旅活动:“五一” 假期全市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旅活动,全市累计接待游客达233.84万人次,同比增长16.6%;实现文旅总花费14.69亿元,同比增长18%。南丹音乐节在5月23日至24日举办,吸引国内外2.58万名游客聚集南丹,有效促进住宿、餐饮等行业经济。

(四)刚性需求稳定,限上餐饮业稳步增长

1—5月,全市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4.8%,比1—4月回落0.1个百分点,保持稳步增长。从行业类型看,主要是正餐服务的拉动,正餐服务营业额占限上餐饮业的比重为97.3%,同比增长4.5%,拉动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长4.4个百分点。快餐服务和其他餐饮业分别同比增长16.5%和16.3%,实现较快增长。从区域发展情况看,六成地区餐饮业营业额实现增长,其中四个县区实现两位数较快增长。从企业看,主要是巴马中快、盛飞餐饮、大化达吽、百味佳土菜、惠都餐饮等5家企业,拉动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长7.1个百分点。主要增长原因:一是餐饮业作为“衣食住行”的核心板块,具有高频、刚需属性,大众对餐饮的需求比较稳定;二是各餐饮业主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经营模式、更新产品,有效适应市场;三是文旅活动、消费政策有效刺激餐饮消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限上批发业商品结构单一,易引起波动

从比重上看,20类批发业商品销售类值中,金属材料类、石油及制品类、粮油、食品类和烟酒类等四类商品销售额合计占限上消费市场的比重高达90.1%,其他16类商品销售类值占比仅为9.9%,其中有13类商品占比不足1%,商品结构单一。从贡献率看,金属材料类、粮油、食品类等两类商品销售额合计对限上消费市场的贡献率为110.6%,金属材料类、粮油、食品类等两类商品是全市消费市场的主导,在两类商品销售好的情况下,全市消费市场发展较好,在两类商品销售不好的情况下,将引起全市消费市场波动。

(二)四五月消费较少,限上零售业增速腰斩

1—5月,全市限上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4.9%,比1—3月回落4.9个百分点。从商品类值看,粮油、食品类、书报杂志类、金属材料类等三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分别为17.0%、12.5%、22008.6%,分别比1—3月回落8.3、122.9、14305.5个百分点;拉动力分别为4.3、0.4、1.3,分别比1—3月回落1.8、1.5、0.8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配送企业今年款项都能及时结清,上年款项都是在二季度结清,因此二季度基数较大,拉动力开始减弱;二是上年春季的教材、教辅销售在5月,今年教材、教辅的销售在3月,导致二季度拉动力减弱;三是金属材料类上年基数逐步增加,但在本年4、5月没有销售,导致增速回落。

(三)传统燃油车销售持续下滑,市场销售遭遇困境

今年以来,受新能源汽车不断抢占市场、燃油车用车成本较高、以及政策偏向等因素影响,油车需求缩减,全市燃油车销售额持续同比减少。虽然传统燃油车销售额增速从1—2月的-40.2%收窄至1—5月的-29.4%,降幅收窄10.8个百分点,但对限上零售业销售额的影响仍然很大。全市39家限上汽车销售企业,1—5月新能源汽车销售额34742万元,占销售额的比重为47%,同比增长30.4%;燃油车销售额39282万元,占销售额的比重为53%,同比下降29.4%,下拉汽车销售额19.9个百分点,下拉零售业销售额6.7个百分点,是全市零售业下拉力最强的商品。33家有燃油车销售的企业中,有26家企业燃油车销售同比减少,负增长面仅为78.8%,负增长面较大,说明多数车企存在燃油车销售不佳的情况。

(四)目标客户住店减少,限上住宿业仍然小幅下降

1—5月,全市限上住宿业营业额同比下降0.7%,比1—2月降幅收窄5.7个百分点,但仍然没有转正。从行业上看,四个行业“三增一降”:一般旅馆占住宿业比重为31.5%,同比下降9.8%,下拉住宿业3.4个百分点;旅游饭店、民宿服务、其他住宿业均实现小幅增长。反映出与旅游联系较为紧密的住宿业发展较好,而其他住宿业由于目标客户群体减少导致营业额减少。从企业看,60家限上住宿业企业中,有33家企业营业额同比减少,负增长面为55%,其中有22家企业两位数下降。都安泰昌、罗城悦云、巴马华昱等3家企业营业额合计下拉限上住宿业7个百分点,其中都安泰昌上年因停歇业退库,但仍然保留基数,从而影响本年住宿业。

三、工作建议

(一)有效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将国家和自治区提振消费有关政策落到实处

6月11日,广西人民政府发布《广西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七大行动30项具体举措。其中,《方案》围绕落实休息休假和消费配套保障等方面,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建议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工作:一是建立有效机制,推动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形成刚性约束。二是实行错峰休假,鼓励职工利用足够的休假时间拉动内需消费。三是实行激励政策,鼓励带薪休假职工在本地消费。四是加强督查问效,将职工带薪休假管理纳入全市各级用人单位“一把手”工程和绩效考核范围。

(二)加强文体旅消费和场景策划,激发居民的消费热情

文体旅活动能够带来大量的客流,带动人们消费的热情,是促进消费的有效途径。建议结合当前人们旅游消费热点不断开发文体旅活动产品,开展节假日+周末+电商活动。一是聚焦节假日做好文旅活动策划与宣传、组织。节假日是客流量高峰期,是促进消费的重要时段。今年有8天国庆+中秋节假期,出游人数较多,要针对假期做好文体旅活动策划,做好活动各项保障与宣传的同时,加强与本地各商家合作,充分带动零售、住宿、餐饮、交通等相关行业发展。二是聚焦周末做好特色活动。除了节假日,人们消费的时段主要集中在周末,要针对周末适合短平快活动的特点,开展汽车展销、商超促销、美食节、家电3C产品销售等,加大宣传促销,不断激发消费者消费潜力。三是聚焦电商活动。电商消费早已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主流。本地企业要紧跟时代步伐,大力发展直播电商,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加强与本地电商合作,帮助本地商品走出去,不断扩大本地商品销售渠道、增加销售客户群体。

(三)加强重点行业、商品和企业跟踪服务

一是加强对金属材料类、粮油、食品类等两类批发业商品销售额监测分析工作。要重点关注两类商品,加强对中成国际、巴马广瑞、产投天和、中国石油、金益商贸、巴马国投、万仓投资等7家重点企业的沟通、服务与指导,注重资源整合,主动送政策上门,确保重点商品、重点企业保持稳定增长。二是加大对粮油、食品类、汽车类商品零售监测服务工作。两类商品销售额合计占零售业的比重为57.4%,占零售业半壁江山,对零售业的影响大。在稳定粮油、食品类销售的同时,要想方设法将汽车类销售额扭负为正,结合当前新能源消费利好政策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时加强传统燃油车销售市场形势分析,瞄准目标客户,扩大传统燃油车消费。

(四)加强新入库企业服务指导和培育企业上规入库

2024年6月以来,全市新入库批零住餐企业114家,这些企业没有上年同期基数或者基数较小,对行业的拉动作用相对其他企业要大。要加强对企业的指导服务,确保最大发挥新入库企业作用。一是做好企业指导服务。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建立新入库企业库,形成新入库企业服务指导方案,整合相关政策送达企业,并对政策进行详细解读,使企业享受政策福利;对于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能立即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形成问题清单,联合相关部门研究解决。二是大力培养企业入统。今年全市培育批零住餐企业目标任务55家,各级各部门要全力加强排查和服务,将发展潜力好的企业培育上规入库,为贸易行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