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1]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GDP)1404.1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5.51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410.89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707.75亿元,增长3.0%。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0.3%、29.3%和50.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2%、50.8%和28.0%。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122元,比上年增长6.9%。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430.8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79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110.6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25.68%,比上年末提高0.02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331.3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0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0.4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8.43%,比上年末提高0.59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2.75万人,出生率为8.25‰;死亡人口2.9万人,死亡率为8.7‰;自然增长率为-0.45‰。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51万人,比上年减少0.0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72%,比上年降低0.43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衣着上涨2.4%,居住上涨0.8%,医疗保健上涨4.4%,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1%;食品烟酒下降0.9%,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2.5%,交通通信下降2.7%,教育文化娱乐下降0.2%。
表1 河池市2024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
项目名称 |
环比(比上月) |
同比(比上年同月) |
累计指数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99.9 |
100.1 |
100.0 |
一、食品烟酒 |
99.5 |
99.5 |
99.1 |
1.食品 |
99.2 |
98.8 |
98.7 |
粮食 |
100.4 |
98.6 |
98.6 |
食用油 |
101.6 |
95.0 |
95.4 |
鲜 菜 |
96.0 |
102.8 |
100.9 |
猪 肉 |
99.1 |
111.3 |
103.0 |
二、衣着 |
100.9 |
101.0 |
102.4 |
三、居住 |
99.9 |
101.0 |
100.8 |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
100.2 |
97.7 |
97.5 |
五、交通通信 |
99.9 |
98.0 |
97.3 |
六、教育文化娱乐 |
100.0 |
100.2 |
99.8 |
七、医疗保健 |
100.7 |
103.7 |
104.4 |
医疗服务 |
100.0 |
106.9 |
107.3 |
八、其他用品及服务 |
99.0 |
100.5 |
101.1 |
金融信贷运行稳健。12月末,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836.12亿元,比上年增长6.6%;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20.27亿元,增长8.8%。全年全市新增本外币贷款130.68亿元。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13亿元,比上年下降13.2%。服务业企业盈利下滑明显。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比上年下降24.2%。
全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4]中,医药制造业增加值下降3.9%。全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5]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增长297.0%,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3.2%,租赁业增长9.6%,商务服务业增长18.6%。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6]比上年下降32.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下降40.2%,高技术服务业投资下降27.3%,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下降2.0%。全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71万户,市场主体总数达23.95万户,比上年下降2.7%。
二、农业
全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381.2万亩,比上年增加1.93万亩。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0.76万亩,增加1.68万亩;甘蔗(含果蔗)种植面积76.16万亩,减少1.73万亩;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79.48万亩,增加5.63万亩。桑园面积96.32万亩,增加0.67万亩。
全年全市粮食总产量98.82万吨,比上年增加1.01万吨,比上年增产1.0%。其中,春收粮食产量1.03万吨,增产6.8%;夏收粮食产量47.97万吨,增产1.2%;秋收粮食产量49.83万吨,增产0.7%。全年谷物产量91.98万吨,比上年增产0.8%。其中,稻谷产量48.2万吨,增产0.2%;早稻产量15.61万吨,增产0.8%;中稻和一季晚稻产量20.52万吨,减产0.7%;双季晚稻产量12.06万吨,增产0.9%;玉米产量43.26万吨,增产1.4%。
全年全市油料产量2.21万吨,比上年增产10.6%;甘蔗产量368.14万吨,减产5.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34.32万吨,增产4.5%。园林水果产量101.6万吨,增产6.2%。
全年肉类总产量25.21万吨,比上年增长0.7%。其中,猪肉产量16.12万吨,增长3.8%;牛肉产量2.28万吨,下降6.4%;羊肉产量1.39万吨,下降4.7%;禽肉产量4.5万吨,下降4.6%。禽蛋产量1.16万吨,增长9.1%。年末生猪存栏142.79万头,增长6.3%。全年生猪出栏207.16万头,增长3.8%。蚕茧产量21.85万吨,增长6.7%。
全年全市水产品产量7.59万吨,比上年增长4.2%。
全年全市木材产量451.7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8.8%。油桐籽产量1.87万吨,下降2.0%。油茶籽产量14.63万吨,增长19.0%。天然松脂1.71万吨,下降5.8%。八角产量1.26万吨,增长4.9%。板栗产量3.98万吨,增长0.3%。核桃产量0.84万吨,增长2.8%。
表2 2024年河池市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 ||
产品名称 |
产 量 (万吨) |
比上年增长 (%) |
粮 食 |
98.82 |
1.0 |
其中:稻 谷 |
48.20 |
0.2 |
其中:早 稻 |
15.61 |
0.8 |
中稻和一季晚稻 |
20.52 |
-0.7 |
双季晚稻 |
12.06 |
0.9 |
玉 米 |
43.26 |
1.4 |
大 豆 |
2.81 |
2.6 |
甘 薯(折粮) |
3.56 |
6.9 |
油 料 |
2.21 |
10.6 |
其中:花 生 |
0.68 |
7.0 |
油菜籽 |
1.38 |
11.3 |
甘蔗 |
368.14 |
-5.6 |
其中:糖 蔗 |
367.04 |
-5.6 |
蔬菜及食用菌 |
234.32 |
4.5 |
烟 叶 |
0.16 |
-9.3 |
茶 叶 |
0.06 |
4.5 |
园林水果 |
101.60 |
6.2 |
其中:柑橘类 |
67.59 |
6.6 |
百香果 |
1.43 |
5.9 |
桃 |
1.98 |
2.5 |
葡 萄 |
5.05 |
9.1 |
李 子 |
7.22 |
6.5 |
肉类总产量 |
25.21 |
0.7 |
其中:猪肉 |
16.12 |
3.8 |
禽肉 |
4.50 |
-4.6 |
蚕茧 |
21.85 |
6.7 |
水产品 |
7.59 |
4.2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45.74亿元,比上年增长1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7.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31.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7.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74.1%。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9%,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3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增长5.2%,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31.6%,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23.4%,纺织业增长0.6%,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76.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7.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2.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7.6%,其中电力生产业增长54.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9.0%,
表3 2024年河池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 |||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铅金属含量 |
吨 |
30455 |
-7.4 |
锌金属含量 |
吨 |
116344 |
-2.6 |
锡金属含量 |
吨 |
7098 |
4.6 |
锑金属含量 |
吨 |
9423 |
12.2 |
成品糖 |
吨 |
441012 |
41.9 |
饮料酒 |
千升 |
12185 |
-15.8 |
蚕丝 |
吨 |
7540 |
9.2 |
人造板 |
立方米 |
4280063 |
108.1 |
硫酸(折100%) |
吨 |
1411561 |
27.8 |
中成药 |
吨 |
3111 |
-21.5 |
水泥◇ |
吨 |
5135085 |
-18.2 |
十种有色金属 |
吨 |
974210 |
18.8 |
#铅 |
吨 |
162460 |
-10.6 |
锌 |
吨 |
783342 |
27.8 |
锡 |
吨 |
11521 |
58.9 |
锑品 |
吨 |
13294 |
-22.8 |
白银(银锭) |
千克 |
506745 |
6.0 |
铅酸蓄电池 |
千伏安时 |
3949264 |
-35.0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231.32 |
55.7 |
#水电 |
亿千瓦时 |
211.35 |
60.7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68.26亿元,比上年增长86.6%。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24.3%,制造业增长107.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9.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9.1%,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6.7%,比上年末低2.5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65.57亿元,比上年下降13.7%。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03.52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私人控股企业产值84.31亿元,增长1.0%。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 1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4.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2.1亿元,增长2.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3.6亿元,增长2.9%;金融业增加值46.36亿元,增长4.2%;房地产业增加值87.34亿元,增长1.5%;其他服务业增加值388.62亿元,增长2.7%。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3.5%,营业利润下降24.2%。
年末全市境内管养公路总里程24288.92公里,比上年(23543.03)增加745.89公里。其中等级公路总里程24242.69公里,比上年(23492.01)增加 750.68公里;等外公路 46.23公里。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1122.81公里,比上年(986.15)增加136.67公里;一级公路96.74公里,与上年公里数持平;二级公路2530.26公里,比上年(2451.43)增加78.83公里;三级公路1599.5公里,比上年(1582.65)增加16.85公里;四级公路18893.38公里,比上年(18375.05)增加518.33公里。
全年全市旅客运输总量1503.4万人,比上年下降0.3%。旅客运输周转量150684.43万人公里,增长9.9%。
全年全市货物运输总量8653.07万吨,比上年增长5.3%。货物运输周转量598104.53万吨公里,增长2.1%。
表4 2024年河池市旅客、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 |||
指标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旅客运输总量 |
万人 |
1503.40 |
-0.3 |
公路 |
万人 |
1482.58 |
-0.7 |
水路 |
万人 |
20.83 |
35.9 |
旅客运输周转量 |
万人公里 |
150684.43 |
9.9 |
公路 |
万人公里 |
150439.88 |
9.8 |
水路 |
万人公里 |
244.55 |
33.8 |
货物运输总量 |
万吨 |
8653.07 |
5.3 |
公路 |
万吨 |
8607.77 |
5.2 |
水路 |
万吨 |
45.30 |
48.5 |
货物运输周转量 |
万吨公里 |
598104.53 |
2.1 |
公路 |
万吨公里 |
588831.53 |
2.1 |
水路 |
万吨公里 |
9273.00 |
2.8 |
全年全市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7]6.8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230.42万件,包裹业务3.77万件,快递业务量2175.97万件,快递业务收入4.1亿元。完成电信业务总量[8]33.73亿元,比上年下降5.2%。
年末全市电话用户总数441.37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403.33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77.4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4.94万户。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64亿元,比上年增长2.6%。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3%。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额28.9亿元,增长1.4%,商品零售额294.74亿元,增长2.7%。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2.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3.5%,通讯器材类增长25.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6.3%;饮料类下降8.2%,烟酒类下降1.3%,汽车类下降4.1%。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23.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7.3%;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4.4%,其中工业投资下降14.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7.0%。基础设施投资[9]下降32.4%,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0]增长22.2%。
表5 2024年河池市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速度 | |
行业 |
比上年增长(%) |
总计 |
-23.5 |
农、林、牧、渔业 |
0.9 |
采矿业 |
278.2 |
制造业 |
-32.8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6.1 |
建筑业 |
-100.0 |
批发和零售业 |
63.1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34.4 |
住宿和餐饮业 |
-54.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35.4 |
金融业 |
-71.2 |
房地产业 |
-19.0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53.5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00.0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8.9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20.0 |
教育 |
-26.8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76.8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36.7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41.9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2.58亿元,比上年下降16.0%。其中,商品住宅投资33.7亿元,下降15.2%;办公楼投资0.04亿元,下降51.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37亿元,增长0.4%。商品房销售面积102.65万平方米,下降10.6%,其中住宅89.77万平方米,下降15.1%。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35.89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34.48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81.73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2.98万平方米。
表6 2024年河池市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 |||
指标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投资额 |
亿元 |
42.58 |
-16.0 |
其中:住宅 |
亿元 |
33.70 |
-15.2 |
房屋施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898.42 |
-12.5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657.27 |
-12.2 |
房屋新开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97.09 |
27.0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76.67 |
29.8 |
房屋竣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60.84 |
-68.4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47.89 |
-66.9 |
商品房销售面积 |
万平方米 |
102.65 |
-10.6 |
其中:住宅 |
89.77 |
-15.1 | |
商品房待售面积 |
万平方米 |
135.89 |
34.0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81.73 |
18.9 |
本年实际到位资金小计 |
亿元 |
51.49 |
-21.6 |
其中:国内贷款 |
亿元 |
3.48 |
36.5 |
个人按揭贷款 |
亿元 |
17.32 |
-25.8 |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57.71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出口总额9.62亿元,下降56.4%;进口总额48.09亿元,增长73.5%。
表7 2024年河池市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 ||
指 标 |
绝对数(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货物进出口总额 |
57.71 |
15.9 |
其中:货物出口额 |
9.62 |
-56.4 |
货物进口额 |
48.09 |
73.5 |
一般贸易额 |
40.21 |
36.3 |
其中:货物出口额 |
5.28 |
-61.8 |
货物进口额 |
34.93 |
122.6 |
进料加工贸易 |
10.21 |
-42.1 |
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 |
7.28 |
175.5 |
表8 2024年河池市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 |||||||
|
|
|
|
| |||
国家和地区 |
货物出口额 (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
货物进口额 (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 |||
亚洲 |
6.56 |
-57.9 |
6.26 |
259.4 | |||
其中:东盟 |
1.75 |
-70.2 |
0.37 |
30.5 | |||
非洲 |
0.01 |
-99.5 |
3.93 |
155.0 | |||
欧洲 |
2.24 |
-16.9 |
0.25 |
-34.7 | |||
其中:欧盟 |
1.88 |
-3.7 |
0.19 |
-34.1 | |||
拉丁美洲 |
0.04 |
-89.0 |
19.30 |
12.3 | |||
北美洲 |
0.73 |
-11.7 |
8.14 |
104.9 | |||
大洋洲 |
0.03 |
-40.3 |
10.20 |
252.5 | |||
全年区外境内产生投资项目396个,其中本年新签约项目168个。全年区外境内招商引资项目完成投资180.07亿元。
八、财政金融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13亿元,比上年下降13.2%。其中税收收入26.67亿元,下降6.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49.3%。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2.71亿元,增长1.7%。其中,民生支出341.7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2.8%。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836.12亿元,比年初增加113.73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835.11亿元,比年初增加113.6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20.27亿元,比年初增加130.68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613.2亿元,比年初增加123.62亿元。
表9 2024年河池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 ||
指 标 |
年末数(亿元) |
比上年末增长% |
各项存款余额 |
1836.12 |
6.6 |
其中:住户存款 |
1404.80 |
8.4 |
非金融企业存款 |
187.24 |
2.0 |
各项贷款余额 |
1620.27 |
8.8 |
其中:境内短期贷款 |
296.60 |
3.2 |
境内中长期贷款 |
1229.74 |
9.0 |
全年全市保险保费收入34.18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人身保险保费收入17.87亿元,增长2.2%。健康险和人身意外险业务保险保费收入6.94亿元,增长13.4%;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6.32亿元,增长5.1%。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7.62亿元,增长16.5%。其中,人身保险业务赔款及给付8.22亿元,增长22.1%。健康险和人身意外险业务赔款及给付5.1亿元,增长2.4%;财产保险赔款及给付9.4亿元,增长12.0%。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81元,比上年名义(下同)增长6.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05元,比上年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40元,增长7.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45:1,比上年缩小0.07。
全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57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24018元,名义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184元,名义增长6.3%。
年末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10.67万人,比上年减少9.39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包含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9.21万人,比上年增加1.64万人。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89.75万人,比上年减少7.34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6.53万人,比上年增加0.2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53.22万人,比上年减少7.6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3.15万人,比上年增加1.5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8.2万人,比上年增加1.3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4.49万人,比上年减少0.12万人。
年末全市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工作机构数69个,床位数7483张。不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工作机构数687个,其中社区综合服务机构和设施数85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602个。社会福利院8个,床位数1570张。敬老院42个,床位数1570张,收养人数476人。
年末全市共有5.66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有33.84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1.87万人。全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支出2.7亿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9.92亿元。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市有各类科研所3个,科研所从业人员114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09人。全年安排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16项,资助经费507万元。其中,重点研发计划经费388万元,技术创新引导专项经费56万元,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经费63万元。全年科技成果登记119项,其中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112项,基础技术类科技成果7项。
全年授权专利823件,其中发明专利58件;年末拥有发明专利577件。
全市普通高等(高专)院校2所,教职员工1777人,其中专任教师1445人;当年在校生32238人,其中女生19335人;当年招生10031人;当年毕业生9647人。
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17所,教职员工1602人,其中专任教师1372人,在校学生25328人,当年招生8751人,当年毕业生6477人。普通中学(含初、高中)196所,教职员工21640人,其中专任教师18636人,在校生283411人,当年招生95726人,当年毕业89198人。普通小学569所,教职员工23957人,其中专任教师21292人,在校生342901人,当年招生51335人,当年毕业62044人。幼儿园990所,教职员工14084人,其中专任教师7125人,在校生113335人。特殊教育学校9所,教职员工262人,其中专任教师225人,在校生3713人,当年招生613人。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1个,总藏量1443.69千册(件)。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2个,基层文化站139个,博物馆(纪念馆)13个。全年共举办展览340个(场),组织各类演出、文艺活动2352场(次)。
全年国内游客5961.99万人次,国内旅游总消费628.01亿元,入境游客10551人次,入境旅游收入283.72万美元。全市星级饭店38家,旅行社37家,星级农家乐44家。截止2024年,全市创建A级旅游景区共计79个,其中4A级旅游景区39个,3A级旅游景区35个。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586个,其中医院55个,乡镇卫生院14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诊所(卫生室、医务室)663个,村卫生室166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2个。年末全市卫生技术人员29813人,其中执业医师7282人,执业助理医师1998人,注册护士13881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5976张,其中医院17728张,乡镇卫生院6891张。
全年全市市运动队、运动员参加全国、全区比赛取得好成绩:组队参加2024年广西青少年锦标赛摔跤、举重等25个项目比赛,荣获22枚金牌、22枚银牌、35枚铜牌;参加2024年广西青少年冠军赛田径、摔跤、举重三个项目比赛,荣获得4金7银1铜的成绩;参加2024年广西青少年射箭精英赛暨年度总决赛U12女子个人决赛荣获银牌;参加2024年广西青少年射箭公开赛荣获2枚金牌、1枚银牌和1枚铜牌;参加2024年广西少年儿童U系列比赛荣获2枚金牌、3枚银牌和1枚铜牌;参加2024年中国乒协国青和国少集训队广西选拔赛荣获2枚金牌;荣获2024年中国式摔跤全国青年锦标赛女子48公斤级金牌和男子48公斤级铜牌;参加2024 年广西“潮动三月三·民族体育炫”独竹漂、板鞋、毽球项目比赛荣获14个一等奖、18个二等奖和4个三等奖;组队代表广西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独竹漂、板鞋竞速运动2个竞赛项目中夺得7个一等奖、11个二等奖和5个三等奖的佳绩,获奖数量占广西代表团的29.5%;河池籍国家运动员参加巴黎残奥会荣获男女混合4×50米自由泳接力冠军,并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同时还获得SM4级150米混合泳第5名、S4级50米自由泳第6名、S4级50米仰泳第4名。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1006.39公顷,比上年下降70.4%。其中,工矿仓储用地47.63公顷,下降78.5%;住宅用地36.11公顷,下降65.1%;基础设施用地1513.88公顷,下降48.6%。
全年全市总用水量13.62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2.17亿立方米,工业用水0.41亿立方米,农业用水10.92亿立方米。全年耕地灌溉面积9.79万公顷,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52.2%。
全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积2万公顷,森林面积209.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2.7%。
全年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达标率100%。
全年全市平均气温为20.9℃,年平均降雨量为1701毫米。全年全市各级气象台共发布气象预警信号1429次。
全年全市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4起,死亡29人;其中工矿事故14起,死亡13人。道路交通事故526起,死亡210人,受伤534人,直接财产损失220.91万元。火灾1429起,死亡3人,直接财产损失2020.08万元。
年末全市共有地震台站85个,地震监测台网3个,自治区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2个,经过认定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13个。
注释:
[1]本公报中2024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河池统计年鉴(2025)》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常住人口指在河池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户口在河池、外出河池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口。
[4]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5]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2023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财务指标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6]高技术产业投资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等六大类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九大类高技术服务业投资。
[7]邮政行业业务总量按2020年价格计算。
[8]电信业务总量按上年价格计算。
[9]基础设施投资包括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管理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10]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物价、城乡居民收入和支出、部分农业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河池调查队;进出口数据来自河池海关;外商投资数据来自市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河池市分行;保险数据来自河池保险行业协会;公路里程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客、货运周转量数据来自市道路运输服务处;船舶量、水路客、货运周转量数据来自市港航建设发展中心;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电信业务数据来自市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市科技局;艺术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数据来自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卫生健康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医疗保障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社会服务、低保数据来自市民政局;安全生产、地震台站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平均气温、降雨量、气象预警数据来自市气象局;林业数据来自市林业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土地面积情况数据来自市自然资源局;市场主体、专利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