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河池市统计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及2022年度工作计划

2022-02-11 16:15     来源:河池市统计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2021河池市统计局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河池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六新河池”精神,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人民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聚焦统计法定职责履行,依法统计,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全力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和服务决策水平,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党对统计工作的绝对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重要论述,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工作和对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建统领业务原则,教育引领机关全体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树牢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持续推动全局全体党员干部着力在学深捂彻上下功夫,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能力高标准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民主生活会和党风廉政教育活动,深入查摆突出问题,深刻剖析问题根源,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不断提高统计队伍政治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突出抓手,让党史学习教育激发出来的干事创业精气神转化为推动统计工作的实际行动。

(二)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统计保障。今年以来,市统计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不断拓展调查研究领域,领导班子多次队,组织专业人员企业开展实地工作调研,摸清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经营状况,指导基层统计员正确开展统计工作。先后6次分组到11个县(区)就培育“四上”企业等工作开展调研指导,切实加强“四上”企业的入库、培训、指导等工作,为部门、企业提出实用性建议300余条,为各县(区)经济发展尤其是“四上”企业培育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条件。截至目前,全市“四上”企业培育入库106家,其中,工业29家,批发零售业40家,住宿餐饮业22家,服务业15家,完成全年培育入库任务我局始终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切实加强对全市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预判,通过分析调研,全面客观把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为党委政府提供优质的统计分析。全年共撰写统计分析材料80余篇,5篇政务信息得到采用。其中,针对我市第三产业发展低迷问题,形成《河池市第三产业连续10年增长水平低于全区》专题报告;针对我市木材加工产能与销售产量产值不匹配问题,对我市76家拟达规木材加工企业开展调研,形成《河池市木材加工业调研报告》;针对我市消费复苏较慢问题,形成《河池市住宿餐饮消费复苏情况与问题》分析报告;联合市税务局对我市消费市场形势进行分析研判,撰写题为《提振消费 促进“双循环”》分析文章。

(三)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经过不断的努力推动,全市新时代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截止202110月,全市县级统计机构、部门、乡镇(街道)和联网直报企业的达标率达100%,县级统计机构、部门、乡镇(街道)和联网直报企业示范率达到自治区目标要求,为全市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2021年年初共招聘115名统计协管员,已全部到岗到位工作12月份已完成面试的13名新招聘协管员正进行网上公示;基层统计队伍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顺利推进基层统计工作网格化管理县乡两级的统计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市有9个县(区)已接通县乡视频会议(培训)系统, 139个乡镇全部接通统计专线网络,极大提高了基层统计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对提升基层统计能力和确保源头数据质量提供了重要支撑。进一步落实部门首统计员聘请制度,全市共聘任首席统计师6名,首席统计员86名,为构建全市新时代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提供人才保障。

(四)构建依法统计依法治统新格局。全面推动全市11个县(区)、139个乡镇(街道)及56个市直单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中央自治区等统计法律法规文件。开展统计知识和法律法规进入党校今年,市统计局主要领导先后到市、县级党校开展统计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授课达6场。全面加强统计执法队伍建设,全面防惩统计造假,通过开展统计执法检查、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共核查企业30家,正在立案调查1责令限期整改3。使全市领导干部、企业单位真正从政治高度认识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极端危害性,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全市逐步形成不敢假、不想假、不能假的良好局面

(五)圆满完成国家统计督察整改工作。全面完成国家统计督察专项整改工作中,成立由市统计局局长为组长的统计督察专项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和3个统计督察专项小组,制定出《河池市统计局贯彻落实国家统计局督察反馈意见统计专项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工作台账,明确整改问题、整改任务、整改责任、整改时限“四个清单”,有效压实整改责任,推动专项整改任务落实落细。全市统计督察专项整改中的4大类1223个具体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代拟《河池市关于国家统计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的汇报》材料,提交市委、市政府审定后上报自治区。

(六)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年以来,市统计局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精心组织下,河池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圆满完成了现场登记、主要数据汇总和发布工作。全面查清了我市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掌握了全市人口变化的趋势性特征全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和解读在头条河池、河池日报等主要媒体发布,为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准确的统计数据支持。我市1个集体和2人获得国家级表彰, 7个集体和26人获得自治区级表彰,目前市本级表彰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

(七)加强电子台账建设,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为贯彻落实《国家统计局关于全面推进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自治区统计局关于开展企业电子统计台账试点的通知》的工作部署,全力推进全市企业统计电子台账建设试点工作,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了企业电子统计台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1119日在环江县召开了企业电子统计台账试点工作动员布置会,安排部署企业电子台账试点工作。目前完成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安装30家,完成任务数的96.8%,试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通过脱贫攻坚奋战,我局帮扶联系的罗城县宝坛乡平英村、龙岸镇山口村分别于2016年、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摘帽。我局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总体部署,以抓产业发展和村集体经济为重点,继续加强对2个帮扶联系村的帮扶联系工作。

二、当前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21年,统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统计机关和党委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基层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素质和稳定性有待提高;二是社会整体统计意识淡薄,配合程度较差;三是压实压紧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还存在不足。

三、2022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做好“规上”企业培育工作。提早谋划,及时与税务部门沟通收集企业税收数据;加强摸底排查,配合市发改委制定2022年全市“四上”企业培育入库方案,建立2022年准“规上”企业库;继续组织深入各县(区)开展“准规上”企业培育入统指导工作,尽快尽早将达到规上条件的企业培育入库(重点关注月度入库),为全年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二)做好成本费用调查工作。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是为计算工业增加值率而进行的一项重要统计调查,其结果直接用于计算次年工业增加值。计划20222-3月底组成成本费用调查工作调研组,实地开展指导工作,确保全市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增加值、酒制造业增加值率比上年有所提高。

(三)加强统计业务培训和指导。坚持把强化业务培训作为提高统计工作效能的重要抓手,加强统计业务培训和统计知识解读,提升全市统计人员和各类调查对象的业务素质,提升统计服务决策的能力。

(四)做好经济运行跟踪监测和预警分析。围绕2022年全年GDP增长目标任务,聚焦市委、市政府关注关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困难问题,加强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分析,,加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监测分析,科学研判影响稳增长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助力提高经济运行调度的精准性,加强对季度、月度经济数据预警分析。

(五)持续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深入推进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确保各县(区)汇总数、全市数据与专业数据的基本衔接。深入开展文化及相关产业等增加值核算。加强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健康服务业等重点产业统计及新经济统计监测。加强能耗“双控”统计监测和分析预警。推进工业大个体统计改革,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统计监测机制。做好投资领域数据全流程规范化管理。


                                                              河池市统计局

                                                             20211231

3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